《金刚经》学习笔记 - 相
《金刚经》学习笔记 - 相
(写于11/17/2023)
受王明雄老师的《易经原理》一书的启发写了个script 计算金刚经里每个字词的频率。
去掉一些虚词,最靠前的几个是:
1 | 相 | 44 |
---|---|---|
6 | 如是 | 34 |
7 | 众生 | 33 |
8 |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| 29 |
12 | 善 | 24 |
13 | 无 | 24 |
18 | 布施 | 21 |
27 | 念 | 16 |
29 | 心 | 14 |
33 | 受持 | 13 |
38 | 波罗蜜 | 11 |
最多的是“相”。 金刚经里反复说“无我相。无人相。无众生相。无寿者相”。 又说“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。即见如来”。
南怀瑾老师说:“相这个字,就是现象,文字上是现象,依照人的思想心理来说就是观念。我们人有一种观念,就是有人相,总是有你、我的观念。我相就是我,人相就是众生相”。
又说:
“佛家有四相,人相、我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等于易经的四象,易经也讲四象,老阴、老阳、少阴、少阳,四象。拿空间来讲,东南西北也是四象。人生统统被现象所困”
我再加一句,易经里的“吉、凶、悔、吝” 也算是四相?
关于相字的说文解字,参考:黎传绪-“相”字 的 解 析-语言文字网YYWZW.COM为最广泛的汉语汉字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
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将“相”列入“目”字部,解释道:“相,省视也, 从目从木。《易》曰:‘地可观者,莫可观于木’。”并且举例“《诗》曰:‘相鼠有皮。’”
“相”字是会意字,是“从目从木”,但绝对不是“以目观木”,而是“以木代目”。。。手持木杖探路。因此,“相”字的本义就是盲人的手杖。
由于“盲人的手杖”这个意义太原始了,以至于在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中都很难找到佐证。只是在《尔雅·释诂下》中还能发现一点踪迹,它解释说:“相,导也。”
“相”字正是从“盲人的手杖”这个本义,引申出“帮助”“辅佐”和“省视”“察看”两大语义系统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